7月15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李克強指出,上半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定向降準等措施對應對外部挑戰、穩定經濟運行發揮了關鍵作用。
可以看到,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也由負轉正。市場認為銷售增長加快、費用增速放緩、減稅降費效應是主要原因。其中,電氣機械、通用設備、專用設備行業利潤增長顯著加快,高質量制造業呈現出積極轉變。
不過,同樣被政策惠及的上游鋼鐵行業卻呈現高產量、高成本、低利潤,1~5月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利潤累計同比降速均大于20%。
鋼鐵企業“越生產越窮”的困擾,在轟轟烈烈一輪去產能任務完成之后,重新開始抬頭。近期鋼材社會庫存已經連續六周攀升,淡季中的供應壓力體現更為明顯。
減稅降費“大禮包”送到家門口 半年報利潤卻少有體現
回顧上半年出臺的減稅降費措施,制造業等行業的稅率下調三個百分點、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增加稅收抵扣配套政策等等,目標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將近2萬億的“大禮包”可謂“送到家門口”。
北方地區某鋼鐵集團負責人曾表示,據測算,僅增值稅稅率下調3個百分點這一政策,理論上就可以給公司降稅超億元。在出口退稅、不動產進項稅額一次性扣除、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等增值稅政策適用后,也會帶來3000多萬元的紅利。
5月1日起,養老保險費率由20%降至16%,公司每年可直接減少費用3600萬元。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擴大低檔稅率級距、增加專項附加扣除政策使公司的納稅人數和納稅額度均降低60%,全年減少個人所得稅稅款約600萬元。
盡管政策層面降本增效空間已經打開,但根據近期公布的上市企業半年報預告,鋼鐵企業利潤不容樂觀。

整體行業來看,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 1~5月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利潤累計同比雖有小幅回升,但降速仍高于20%。相比去年的紅紅火火,今年上半年行業表現不佳。

來源:鋼聯數據、國家統計局網站
“瘋狂的石頭”、高企的產量——供給側改革后鋼鐵行業“新困境”
這與今年鋼材價格重心下移與原料價格上漲有關。與鋼鐵行業形成鮮明對比,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黑色金屬采礦業利潤大幅增長,1~5月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增長甚至達到了229%。

來源:鋼聯數據、國家統計局網站
其他原燃料如焦炭、廢鋼價格同樣高位運行。高成本負擔之下,粗鋼日均產量仍在屢創新高,帶動上半年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值同比增速加快。

來源:鋼聯數據、國家統計局網站、中鋼協
一方面環保政策多次強調不再“一刀切”,一方面是一些違規的產能以各種名義(包括拆小建大、以產能置換名義新上項目、‘地條鋼’死灰復燃、已經退出的產能重新恢復生產等)建成投產,引發了新一輪產能過剩的擔憂。
上半年房地產超預期托底了鋼材需求,但供應擴張、庫存累積壓力在淡季凸顯。本周我網調研鋼材社會庫存1215.78萬噸,環比增2.7%,同比增加21.4%,持續六周攀升。鋼材鋼廠庫存499.71萬噸,環比增3.4%,同比增10.9%,累庫速度加快。
Mysteel分析師沈一冰表示,因環保限產政策影響,7月份唐山鋼廠限產力度較大(高爐產能利用率下降10%左右)。不過,其他地區鋼廠常規檢修,7月份鋼鐵產量高位回落,但未超預期。同時,淡季因素影響下,7月份鋼材需求進一步走弱,鋼市呈現供需兩弱,鋼價沖高回落,鋼廠盈利仍處年內低水平。據他測算,目前河北地區長流程鋼廠螺紋鋼噸鋼毛利不到200元。
展望后期鋼市,7月下半月少部分唐山鋼廠高爐復產,預計后期鋼鐵產量下降空間有限,除非鋼廠虧損倒逼減產。本周南方地區出梅,又迎來高溫天氣,鋼材需求回暖力度也有限。當前對鋼價最大支撐仍來自于高成本。短期內,鋼市基本面仍有壓力,鋼價繼續震蕩調整,只有需求明顯出現回升,才可能拉動鋼價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