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A股市場鋼鐵、光伏等板塊掀起漲停潮。市場情緒提振的背后,是各行各業吹起的“反內卷”號角。伴隨著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直指“內卷式”競爭治理,強調“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新一輪的行業“反內卷”、去產能行動大幕開啟,光伏、鋼鐵、水泥行業已迅速開展減產工作。
日前,國內頭部光伏玻璃企業宣布自7月起集體減產30%,以緩解行業“內卷式”競爭;中國水泥協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水泥行業“反內卷”“穩增長”高質量發展工作的意見》,明確將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在鋼鐵行業,部分鋼廠近期已收到減排限產通知。
行業主動減產限產的舉動引發市場廣泛好評。開源證券研報指出,下半年光伏行業需求轉弱,產業鏈價格全線承壓。當前光伏行業多環節產品價格已跌破現金成本線。在此背景下,頭部光伏玻璃企業計劃集體減產,契合政策導向,推動行業供需結構改善。
多個行業近期密集實施“反內卷”舉措的背后,是社會各界對于愈演愈烈的“內卷式”競爭的廣泛關注,以及政策層面整治“內卷式”競爭的持續加碼。
“本輪‘反內卷’覆蓋面更廣,地方政府、企業、居民均被納入。”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趙偉指出,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連續負增長,各地招商引資競爭加劇,居民端同樣受“內卷”影響,2023年全體居民周均有酬勞動時間較2018年增加13.9小時。
從去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納入關鍵任務,再到近期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完善治理平臺“內卷式”競爭規定,“反內卷”已經納入法律規制范疇。
綜合來看,本輪“反內卷”更突出政策與市場機制配合。趙偉認為,本輪“反內卷”協同性更強。本輪整治中,行業自律與市場機制或更受重視;或通過綠色化、智能化政策支持,淘汰落后產能、改造低效產能,實現高質量發展與市場有序競爭的雙重目標。
相比之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對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表述更加積極,直擊地方無序招商引資的痛點,提出的措施更具針對性,也具備更強的可操作性和實際效力。
不同于2015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輪“反內卷”明確將“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列為核心任務,并強調“落后產能有序退出”“規范地方招商引資”。研報認為,未來供給側優化將更聚焦“提質增效”而非“簡單壓縮”。重點在于通過技術升級、創新引導與制度供給,推動制造業從“低價同質競爭”向“高端差異化競爭”轉型,促進產業鏈整體躍升。
針對地方招商引資亂象,上海功承瀛泰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遲日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建議,修訂《招標投標法》,引導合理、正確適用評標標準,解決市場分割、地方保護、競爭不充分等妨礙市場公平競爭的問題,從法律和制度上解決低價低質中標問題,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隨著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各行各業對“內卷式”競爭的重視程度提高,市場機構已普遍期待未來更多有針對性的“反內卷”政策出臺,光伏、鋼鐵、水泥等多個行業有望迎來供給側轉機。(證券時報)
加微信咨詢
掃碼分享手機站